首页>展期活动>专题研讨会>详情

专题44:冷链产业新需求、新发展、新技术

活动时间: 2025-04-28 13:30-16:30

活动地点: 展馆E3-M24会议室

项目数量:

主办单位:


会议简介:

"双碳"战略指引与消费升级驱动下,中国冷链物流正迎来结构性变革机遇。生鲜电商渗透率突破20%,预制菜产业增速连续三年超30%,这些新业态 对冷链 创新 提出新的 需求。

本届论坛将聚焦 政策、分析预冷、仓储、运输、零配等冷链全产业链新需求、新拓展、新技术。 通过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平台,助力构建"全链条、网络化、可追溯"的现代冷链体系,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服务双循环格局注入创新动能。

主席:

唐俊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制冷学会理事长、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知联会会长

 

唐俊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制冷学会资深工程师。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十大代表、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兼任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农产品购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制冷学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方向:氨制冷系统自动控制与安全运营管理、冷冻冷藏、冷链物流、冷冻(藏)食品加工。

刘广海 教授 ,广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兼中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广州大学冷链物流刘广海副院长团队聚焦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研究。目前担任广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冷链物流与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119)副秘书长、中国制冷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冷链工作组秘书长、广东省食品冷链物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近年来发表冷链领域相关论文论文80余篇,申请冷链装备相关专利12项。主编、主笔包括“GB/T 22918 易腐食品控温运输技术要求”等在内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0余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冷链项目10余项。

报告:

1. 农产品产地冷链建设成效

——程勤阳 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报告简介:

简述近年来中国推进农产品产地冷链设施建设的主要措施,基于全面统计与大样本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总结农产品产地冷链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从效率、效益和效果角度分析农产品冷链物流主体的经营成效。

报告人简介:

 

长期从事农产品流通工程技术研究,出版了《果蔬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与管理》《乡村服务业》等专著 9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曾担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现担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物流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2. 多能互补肉食加工智慧零碳技术

——谭永安 高级工程师,冰山冷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技术总监

报告简介:

阐述 “双碳”背景下,为贯彻国家建设“零碳工厂”、“零碳建筑”的总体目标和促进肉食加工产业园区低碳经济转型,应用低充绿色制冷剂设备撬装、快速冻结装置、冷热平衡和多能互补、冰温保鲜,光伏绿电、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措施,实现园区降碳和能源效率优化,助力肉食行业建设低碳园区和双碳目标的早日达成。

报告人简介:

 

中国制冷学会冷链决策咨询专家,农业农村部规划研究院冷链业务外部评审专家,参编《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规范》等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参与《肉类精准保质保鲜与减损技术研发及装备创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 CO2跨临界制冷,冰温保鲜等众多领域。

3. 冷链物流行业重点财政支持政策

——温晓辉 高级工程师, 中粮科工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总监

报告简介:

冷链物流行业是财政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支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为进一步清晰各项政策要求,本报告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与业内同仁分享申报经验

报告人简介:

 

长期从事以下领域研究:冷链物流行业研究,包括冷链市场需求分析判断、业务场景分析、投资估算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冷链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农产品流通行业研究,包括产地农产品市场、销地农产品市场、中转集散市场等的项目定位、项目建设、投资收益研究;食品、冷链物流工程咨询,包括项目选址、市场调研分析和项目定位、设计和建设咨询。主持的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优秀咨询奖项

4. 中国铁路冷链物流装备创新实践与发展展望

——贾文阳 高级工程师,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装备部

报告简介:

对中国铁路在推进冷链物流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标准化、加快装备迭代升级、建立无人值乘冷链物流装备运维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了短板弱项和面临形势,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报告人简介:

 

报告人长期从事铁路冷链物流装备研究与管理工作,国铁集团专业拔尖人才,兼任中国制冷学会冷藏运输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承担 项国铁集团重大科研课题,参与多项国标、行标、团标编制。曾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等

5. 冷链运输设备的新趋势

——徐博,上海开利运输冷气设备有限公司亚太区战略和产品总监

报告简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新鲜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于冷链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也更加多元化,跨境运输 /多式联运/医药运输等新应用场景层出不穷。同时,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全面绿色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冷藏车特别是冷链运输制冷设备的技术创新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电动化,数字化,环保冷媒的替代等关键技术都在不断创新。

报告人简介:

 

从事冷链运输设备设计开发工作十余年 ,ISO TC315 特聘专家

6. 如何通过人工智能和冷链技术提升生鲜城配的效率与质量

——凌彦宇,贵州惠快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报告简介:

首先,数字孪生技术整合交通网络、仓储布局及环境数据,构建生鲜物流全流程动态仿真模型,优化资源配置与规划方案。其次,仓储环节部署智能分拣系统与 WMS系统,实现自动化存储与订单处理,提升作业精度。再次,基于AI算法融合北斗定位与实时路况数据,以前置仓为动态节点生成末端配送路径图谱,智能调整运输顺序与路线。最后,通过数字孪生模型预判设备维护需求,结合成熟温控技术实现全程温度可控,形成规划-仓储-运输闭环优化体系

报告人简介:

 

拥有20余年物流行业经验,历任UPS、顺丰、京东等国内外头部企业核心管理岗,精通国内外业务形态,擅长物流项目规划、产品设计及收益管理。2022年起任多家名企顾问,并创办生鲜供应链物流企业,专注食品生鲜领域,兼具宏观战略布局与微观实操经验,涵盖冷链管理、渠道整合及全流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