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 2025-04-28 14:00-16:30
活动地点: 展馆E3-M22会议室
主办单位:
会议简介:
截至 2023 年,我国已建成 LNG 接收站 28 座,年接收能力超过 1.2 亿吨,规模位居国际前列。在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超过 30 座,建成后接收能力将超过 2.1 亿吨 / 年。在气化过程中每吨 LNG 会释放 830~860 MJ 的冷量。若对其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低碳发展,也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研讨会针对国内外液化天然气( LNG )的冷能利用方式、技术进展、相关政策等邀请行业代表展开专题研讨。
主席:
卢军 教授,重庆大学,重庆市制冷学会理事长
陈敬良 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主席简介:
卢军,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军勤务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制冷学会理事长,国际制冷学会空调委员会委员,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空调热泵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科协信息科技学会联合体副主席,中国医院协会建筑系统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热能动力分会理事。公开发表论文
200
余篇,获省部级各项奖励
5
项。
陈敬良,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和标准制修订等工作。参与的研究项目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五项。现兼任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冷剂分技术委员会委员、第六届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压力管道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制冷空调专业产学研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会议致辞:
郑坦,能源基金会工业项目主管
张蕾, 亚洲开发银行行业发展一局能源分局项目管理部主任
会议报告:
报告1:
LNG
冷能利用及节能技术分析
报告人:
卢军
教授,重庆大学,重庆市制冷学会理事长
报告内容简介:
分析常用
LNG
气化工艺的能效,提出新型
LNG
气化系统的工作原理,减少气化耗能,减少碳排放。分析冷能回收过程的各种应用技术,提出冷能回收和供冷的新方法,分析其应用经济性和可行性。
报告2:
利用
LNG
冷能的液化气体储能系统
报告人:
林文胜
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报告内容简介:
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使储能成为必不可少的配置。液化气体(液化空气、液化天然气等)储能是大规模储能的有效手段。将
LNG
冷能利用与液化气体储能系统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降低气体液化能耗、提高储能系统的效率。本报告介绍利用
LNG
冷能的液化气体储能系统的研发进展。
报告3:
基于
IFV
换热器的冷能利用技术及应用
报告人:
宫晓明
高级工程师,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环境能源化工事业部技术总监
报告内容简介:
①冷能利用背景(除
LNG
冷能外还有液态
CO2
、液氨等冷能);②冰轮可提供装备(
IFV
换热器、系统、冻干设备、冷风机、单冻机等);③案例(分析各方案的节能效果)。
报告4:
LNG
接收站介绍
报告人:
肖兴均
高级工程师,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经理,重庆大学
报告内容简介:
介绍国内
L
NG
接收站的建设状况;
L
NG
接收站的典型流程;对
L
NG
接收站核心设备进行介绍;
LNG
接收站的运行特点;
LNG
接收站的能耗等。
报告5:LNG冷能制冰解决方案
报告人:徐峻,上海焱天鼎智能源科技能源公司总经理
报告内容简介:
介绍LNG冷能制冰技术解决方案与优势,以具体应用项目案例出发,分析LNG冷能利用技术突破点、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报告6:
LNG
冷能利用现状与政策建议
报告人:
王若楠
高级工程师,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主任
报告内容简介:
介绍了
LNG
冷能回收技术、运营模式、管理政策国内外调研情况,分析实施
LNG
冷能回收利用的潜力和障碍,提出
LNG
冷能回收利用
的
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