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 2025-04-28 13:30-16:30
活动地点: 展馆E1-M15会议室
主办单位:
会议简介: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日益严峻,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势在必行。既有建筑存量巨大,能耗高、排放量大,对其进行超低能耗改造是实现建筑领域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然而,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通过论坛组织来搭建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领域的高水平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探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实施策略、技术路径、案例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推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规模化应用,助力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
主席:
张旭 教授,上海市制冷学会理事长
同济大学暖通空调研究所教授,兼任中国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建筑专委会第三届第四届轮值主席、上海市制冷学会理事长。自 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暖通空调和建筑节能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开展复杂通风、空调热湿交换、新型HVAC&R系统、能源与环境综合评价方法和大气污染控制等方向的科研任务 。
徐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式建筑专业委员会轮值主席
教授级高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 ,国家住建部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委员、绿色建筑专业委委员、全国建筑新技术工程示范专家、国际建设创新学会CIB理事,绿色建筑杂志主编。长期从事高性能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建筑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三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上海市科委课题等科技攻关项目数十项,荣获国家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
报告:
1. 超低能耗建筑高效除湿技术装备研发
——苏醒 副教授,同济大学
报告简介:
针对超低能耗建筑湿负荷特性,开发 热泵转轮 耦合 除湿系统 ,研究 热泵转轮除湿 技术的 系统形式 、 适用 条件及设计方法,研究面向多工况的 热泵转轮除湿系统运行 优化 方法 。
报告人简介:
苏醒,男,同济大学副教授,中国暖通空调学会空调专委会委员、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理事。主要从事低能耗除湿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各类科研项目 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60余篇,申获发明专利20余项。获中国创造学会科技奖、华夏建设科技奖等奖励 。
2. 既有建筑零碳 /近零碳改造策略与应用场景研究
——张颖 正高级工程师,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报告简介:
深入分析既有建筑在零碳 /近零碳改造过程中 在围护结构、机电系统(包括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等)及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的痛点问题 , 总结针对不同目标导向的零碳/近零碳改造模式 、以及 关键技术 的 适用性 。
报告人简介:
张颖 硕士、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建科院副总经理、低碳院院长(兼),长期从事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生态城市领域技术工作,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项目、担任市总工会零碳建筑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近年来主持及主研部市级课题 20余项、标准10余部,获部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完成绿色低碳建筑咨询项目百余项、成果获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8项 。
3. 既有公共建筑 低碳 更新中的精细化设计实践
——瞿燕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华建集团上海科技发展分公司副总经理
报告简介:
分析 既有公共建筑低碳更新的 重难点,阐述 精细化设计理念 在既有公共建筑低碳更新中的应用思路, 结合 低碳 更新工程案例,阐述既有公共建筑在提升 低碳 性能、应用新型能源等方面的精细化设计实践。
报告人简介:
华建集团领军人才、绿色低碳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建筑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 50余项,完成标准编制23部,获知识产权42项,累计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等市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6项。
4. “建筑即电站”新能源一体化助力既改建筑全面换新升级
——张可男,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报告简介:
通过源网荷储集成化实施,固德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仅提升建筑整体性能,还推动建筑成为分布式电站,加速能源去碳化实施的同时,助力建筑参与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能源交易,从化石能源消费者转变为新能源产销者。
报告人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暖通本、硕学位,英国卡迪夫大学低碳建筑及人居环境设计硕、博学位。在国内外企业界与科研界分别就职,深耕可持续低碳建筑领域 21年,是横跨建筑、新能源和碳减排三个领域的复合型专家 。
5. AI赋能绿色建筑 解锁可持续发展新价值
——谢远建,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副总裁
报告简介:
聚人工智能在建筑能耗模拟、材料优化及环境适应性分析中的突破性应用,结合多目标算法与碳足迹追踪案例,阐释其如何提升能效并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以项目实践为基础,探讨人机协同设计推动行业零碳转型的路径,为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前瞻思路。
报告人简介:
中国知名绿色建筑师,从事多个国内标杆性绿色建筑的打造,全面主持朗诗历代产品创新及产品技术应用。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式建筑专委会荣誉主席、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建设交通行业碳达峰、碳中和专家、重庆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 。
6. 低碳背景下的能源优化解决方案
——顾磊,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能源优化及节能改造业务负责人
报告简介:
报告介绍了威乐中国在能源优化及节能改造业务领域的产品应用,聚焦的应用方向,技术路径和商务合作方式。同时也阐述了由于系统设计产品选型的不合理,低效的设备,水力平衡失调同时缺乏智能控制策略致使老项目系统能源费用偏高。
报告人简介:
威乐中国能源优化及节能改造业务负责人,在暖通空调行业从业 30多年,先后在江森自控,森德中国及威乐中国从事暖通空调产品的销售及销售渠道的搭建,2022年在威乐创建能源优化及节能改造业务,并全面主持威乐中国在能源优化及节能改造业务在威乐中国的落地工作,专注于推动威乐中国在低碳背景下的能源优化解决方案,致力于通过高效产品和系统集成技术助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目前是 中国节能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7 . 空气源热泵在高海拔地区超低能耗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探讨
——宋应乾,美的楼宇科技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
报告简介:
以空气源热泵系统在高海拔地区城市供热改造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分析了由于空气密度减小引起的设备换热不充分,从而造成相对于平原地区机组出水温度和能效的变化,并给出了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风冷热泵设备优化方向和进一步采用风 -水耦合热泵系统来确保该地区持续、高效、稳定供热的解决方案。
报告人简介: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骨干成员,第一届上海市城市更新研究会数字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参与多部国标、团标和地标的编制。所主导的工程项目获得上海市城市更新科技进步奖、高效机房 “蓝天杯”优秀工程奖等。有十多年甲方和乙方大型暖通 自控相关工程从业经历,涵盖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的方案规划、设计、采购、交付、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管理,长期从事与碳中和相关的工作。一直致力于为建筑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提供定制化、场景化的绿色低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