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期活动>专题研讨会>详情

专题28:第九届轻型商用制冷技术产学融合论坛暨《2024年中国轻型商用制冷技术发展报告》发布仪式

活动时间: 2025-04-28 09:30-12:00

活动地点: 展馆E2-M18会议室

项目数量:

主办单位:


会议简介:

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增长后,轻商制冷设备逐步从增量市场的追赶式竞争迈入存量时代的内卷式博弈,与此同时,应用场景日益广泛,产品差异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同时也意味着对制冷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本论坛邀请了长虹华意、山西永有、天商、上海计物所、西交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优秀企业代表,从分析 轻商制冷设备 市场导向出发,总结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最新势态,重点分享过去一年 轻商制冷设备 的先进技术与应用前景,以期 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借鉴作用。

主席:

晏刚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制冷学会轻型商用制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委员会主任

 

晏刚,西安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系教授、博导,现任全国家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制冷学会理事、陕西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制冷学会轻型商用制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研究方向为制冷空调系统热物理过程、混合工质新型循环及制冷装置节能与环保。

报告:

1.-40 以下深冷装置的抑霜与移霜技术

——刘国强 助理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简介:

-40 以下深冷装置在 商用 、工业 领域应用广泛。在深冷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因开关门取物,造成外部高含湿量湿空气在箱体内部位结霜结冰,无法转移至蒸发器表面,严重影响了物品储存质量和用户使用体验。本 报告拟分享 -40 空间中的 水汽迁移 路径与结霜分布特性,提出气流组织重构的抑霜与移霜技术方案,解决深冷装置的 结霜 结冰难题。

报告人简介:

 

刘国强,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助理教授,中国制冷学会轻型商用制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秘书处副秘书。主持国家和校企合作课题7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20余项(授权8项),研究成果获 2022-2024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优秀论文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制冷学报等期刊审稿人,Carbon Neutralization、中南大学学报自科版(卓越期刊)等期刊青年编委。

2. 基于流道优化与仿真驱动的 R290替代R600a压缩机性能提升研究

——杨丰毓,长虹华意商用研发中心产品经理

报告简介:

1、  全球制冷剂环保政策的发展趋势;

2、  R290在替代R600a应用中暴露出的三大痛点分析;

3、  R290在替代R600a应用的解决方案;

报告人简介:

 

杨丰毓,女,中共党员,现就职于长虹华意商用研发中心担任产品经理、公司团委副书记,一直从事商用压缩机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轻型商用制冷压缩机阀组模块的 EHD流体动压润滑、吸排气流道拓扑优化,噪声振动传递路径、隔声减振技术方法,商用压缩机跨工况应用可靠性等技术

3. 自复叠超低温制冷技术

——胡开永 副教授,天津商业大学

报告简介:

自复叠制冷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活且环保的制冷技术,通过单台压缩机实现多级制冷,具有结构简单、宽温区制冷、高效节能等优点。其在超低温冷冻、医药冷藏、实验室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报告从自复叠系统的优化设计、制冷剂选择和控制策略三方面分享相关技术,解决自复叠技术的产业化问题。

报告人简介:

 

胡开永,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学院制冷及低温工程系支部书兼副系主任,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综合智慧能源》首届青年编委,发表论文 30多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项,获得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老师称号2次,获得天津商业大学教学质量奖1次,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优秀硕士论文1次,指导本科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1次。主要从事制冷系统优化仿真、智能除霜和果蔬贮藏保鲜方面的研究工作。

4. 液氢以下温区轻量化低温制冷技术

——刘少帅 启明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副主任

报告简介:

量子信息、超导技术和空间科学等需要提供液氦以下温区的深低温制冷环境,同时多种地面科学仪器装备还需要在保证深低温环境的同时满足超低振动等条件。围绕已有项目和应用需求,针对多级回热式制冷、氦节流制冷、吸附制冷、稀释制冷技术,介绍关键核心技术及研究进展,交流后续发展及潜在应用

报告人简介:

 

刘少帅,第四研究室副主任,启明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人才,上海市制冷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深低温制冷技术及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 JW某工程、装备预研、中科院先导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基金等项目,总经费超5000万元。以第一/(共)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已授权17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授权1项)。

5. 非共沸 混合工质在 -40℃及 以下温区 制冷系统中 的应用研究

——陈旗 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简介:

非共沸混合 工质在定压 相变 过程中存在 温度 滑移和组分偏移的特性,可实现各 组元 的优势互补 因而 在低温化、跨温区等场景尤其是 80K~230K温区在工业、科学研究、商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需求。本 报告 介绍 了非共沸混合 工质 -40℃ -60℃ - 86 ℃等温区 下的应用 系统 稳态和动态运行特性 探索组元选择 工质 配比 、组分偏移特性,润滑油 溶解特性、 寻求各部件(换热器 、回热器、节流 装置 及压缩机等 )匹配方案和节能机理, 从而 推动超低温冰箱或冷柜产业的发展。

报告人简介:

 

陈旗,西安交通大学能源 与动力 工程 学院  副教授 /博导。主持及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专利 转化 及企业横向课题等 20余项。已发表SCI/EI等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曾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中国制冷学会产学融合优秀成果奖。任陕西省制冷学会 理事、 中国制冷学会产学融合平台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阅专家、教育部全国本科毕业论文抽检评审专家、国际学术期刊评阅人。

6. 制冷系统的智慧赋能与革新管理

——张文涛,山西永有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报告简介:

制冷系统的智慧赋能与革新管理 是当前制冷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旨在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提升制冷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节能效果。

1、  背景与行业痛点 制冷行业转型需求 政策与技术驱动

2、  智慧赋能的技术路径 智能感知与动态调控   数字孪生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云协同与远程运维

3、  管理模式的革新实践 被动运维 预测性服务 跨系统协同优化

4、  挑战与未来趋势 当前瓶颈 前瞻方向

报告人简介:

 

目前山西永有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织职务,主要从事制冷新产品及其智能控制新技术的研发、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