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 2025-04-28 09:30-12:00
活动地点: 展馆E1-M16会议室
主办单位:
会议简介:
在低碳零碳、环保高效的大趋势下,制冷技术急需取得新技术的突破。本论坛将聚焦电卡制冷、弹热制冷、磁制冷、热声制冷、热电制冷、辐射制冷等新型前沿颠覆性技术,解读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核心瓶颈 —— 新材料微观设计、热力学循环重构、智能系统集成等议题,与制冷领域行业专家、前瞻型企业、碳中和领域决策者,共话制冷产业链的新质生产力和绿色制冷新时代 。
主席:
张华 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
主要从事制冷低温、环保制冷剂、新能源方面的科研工作。承担国家和企业项目 40多项。主编和参编《制冷和热泵低碳发展导论》《太阳能利用科学》等著作12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
黄永华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制冷学会秘书长
长期从事低温流体热物性、低温绝热与传热等方向研究工作 。曾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低温工程 Klipping奖等奖项, 入选 上海市浦江、上海市启明星 、上海市英才 等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创新项目等60余 项;发表论文 160余篇,专著2本,授权专利50余项。《Cryogenics》 和《 低温与真空》 、《制冷学报》、《低温工程》等 期刊编委,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代表 、上海市科协 11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制冷学会第十 一 届理事 、上海市计量学会热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
报告:
1. 凝聚态电致相变赋能的先进热管理技术
——钱小石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简介:
凝聚态电致相变研究开启了近现代许多重要工程应用(各类换能器、传感器、调制器与驱动器等),至今依然是众多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近年来凝聚态相变研究出现显著的与热能交叉的趋势,例如:巨电卡效应起源于功能电介质的可逆电致相变,其赋能的新一代全固态制冷器件,具备高能效比、柔性、轻量化、可穿戴的特点,有望在芯片热点制冷、单兵红外隐身与伪装、人体热舒适、楼宇局域制冷等前沿热应用领域提供高制冷能效比、高功重比的冷热调控能力,符合世界低碳发展需求以及我国双碳目标。这里我将分别简要汇报我们课题组在相变功能材料赋能的主动热管理、热驱动系统方面近期的一些工作: 1.电卡制冷-电致伸缩双效应驱动的薄膜制冷系统,其样机实测峰值能效比超过60,制冷功率密度达到6.5 kW/kg,循环寿命超过三百万次;2. 弛豫铁电高分子材料经过复杂界面极性调控后展现出超高电卡效应,最大温变超38摄氏度;3. 钛酸钡基无铅陶瓷中的巨电卡效应。
报告人简介:
钱小石,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前瞻交叉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零碳排放的智能机械与能源动力系统研究, 曾任职于美国 Nascent Device llc. ,担任副总裁、首席技术官, 2018年全职回国工作。回国后 的研究工作 已在Nature( 4 篇), Science(3篇), Joule(3篇), Nat. Nanotech.(2篇) 等期刊发表,提出了 铁电体 “ 高熵增效 ” 方法,设计并合成了高熵 弛豫铁电 高分子, 发现了铁电聚合物中的庞电卡效应, 实现了 电卡制冷元件超 百万次循环,制造了系 列电卡制冷系统样机。主持国家级人才专项项目,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基金委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领域、原创探索项目等多项基础研究项目 /课题。
2. 弹热制冷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钱苏昕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简介:
弹热 制冷效应来源于 固体中应力引起的温度变化。自首次公开报告弹热 制冷原型机 以来,已有十多个 公开报道 的弹热 制冷 或热泵设备,展示了超过70 K 的 温差 和 k W 级 的 制冷量 。在本 报告 中,将介绍弹热 制冷 的基本原理和 发展概要,并将讨论三种典型的弹热制冷系统。
报告人简介:
钱苏昕,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固态弹热制冷、制冷与热泵系统仿真技术。
3. 空气制冷技术进展
——马国远 教授,北京工业大学
报告简介:
介绍空气制冷技术最近的研究与开发,解析空气制冷能效比提升及关键部件性能改善的技术途径,阐述其适用的潜在应用场合 。
报告人简介: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兼制冷与低温工程系主任,主要从事热泵与制冷空调新技术的研究。兼任中国制冷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制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4. 磁制冷技术进展
——沈俊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简介:
介绍磁制冷技术在 “ 材料、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进展,展望应用前景。
报告人简介:
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9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长期从事新型制冷与极低温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围绕最具潜力替代传统蒸气压缩制冷的全固态磁制冷技术,开展了 “ 材料、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 ” 的全链条研发工作 。
5. 热声制冷 技术 原理 及 研究 进展
——罗二仓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报告简介:
本 报告 主要 介绍 热声技术 以下 三个 方面的内容:
1) 热 声 制冷技术的 基本 原理 和 特点 :介绍 若干热驱动热声制冷新流程以及电驱动热声制冷流程,可以实现 高效 制冷以及热泵的功能 , 具有可靠性高、环保、高效等特点 :
2) 热声效应新 模型及热声制冷循环 新理论:主要介绍 弱非线性热声效应模型及热声 制冷 新循环( LEC 循环)新理论;
热声 制冷 原理 样机研究进展: 介绍国内外 样机研究进展,特别是 室温 温区多场协同高效热驱动制冷机( 热 驱动制冷系数COP达到 1.34 ) 以及 超高温自由热声热 泵 样机( 泵热 温度超过 200℃ 以上) 等工作。
报告人简介:
罗二仓, 1967年6月出生,国家杰出青年、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制冷学会副会长和国际制冷研究所A1委员会成员。迄今为止,他已发表超过400篇同行评审的国际/会议论文,并获得超过300项专利。他的研究成果曾荣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中国制冷学会发明一等奖以及中国物理学会胡刚复奖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