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期活动>专题研讨会>详情

专题13:第十六届全国制冰机产业高级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制冷机械设备高级研讨会

活动时间: 2025-04-27 14:00-16:30

活动地点: 展馆E3-M23会议室

项目数量:

主办单位:

会议简介:

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 “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从小众到大众,从北方到全国,从一季到四季,“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已由愿景变为现实。

2025中国制冷展上,北京制冷学会与中国制冷学会将共同主办 第十六届全国制冰机产业高级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制冷机械设备高级研讨会 ,围绕 国产装备产业发展助力冰雪经济焕发新动能 主题,拟邀请国内制造商、研究机构、用户企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针对冰雪科技、冰雪装备、冰雪文化等内容开展学术交流,为激发冰雪经济活力和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主席:

唐俊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制冷学会理事长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制冷学会理事长、北京首农食品集团 知联会会长 ,兼任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冷链物流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将最前沿的制冷技术覆盖到冷链物流的全过程,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肖大海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制冷学会监事长、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

 

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制冷工程)。中国制冷学会资深会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科技评估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肉类协会冷链分会执行会长;北京制冷学会监事长。

报告:

1 . 面向能源绿色转型的冰蓄冷技术发展

——王宝龙 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

报告简介:

传统冰蓄冷主要服务建筑空调负荷移峰填谷,受空调负荷、电价和投资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相对有限。能源低碳转型导致的大规模储能需求以及由此推动的我国快速电力价格改革为冰蓄冷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冰蓄冷有望借助其低成本、高能效等特征在储能市场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报告人简介:

 

王宝龙,现任国际制冷学会除湿工作组主席, UNEP和国际制冷学会联合发起制冷剂排放核算(CREED)工作组委员,国际标准组织 (ISO)国际标准《Performance Rating of Positive Displacement Refrigerant Compressor》起草主管,中国制冷学会“制冷节能降碳与制冷剂替代工作组”主任委员等职

2. 制冰技术在造雪领域的应用

——黄河源 高级工程师,福建雪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报告简介:

雪人集团用制冰技术实现不依赖气候条件的人工造雪,目前已经在全球市场广泛运用。采用环保制冷剂可以有效降低 GWP值,提高能效。制冰系统性能稳定与高效,耐温范围广泛。造雪设备7*24h稳定运行,可实现无人值守,让用户省钱省心省力。

报告人简介:

 

2008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毕业后就职于福建雪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内从事制冷设备相关的设计工作,参与过很多造雪设备的设计,在人工造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应用经验

3. 人工造雪 条件及高效成雪技术研究

——刘国强 助理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简介:

人工造雪原理简单,但工艺过程复杂,对环境条件依赖性很高。报告围绕造雪机成雪机理及高效高品质成雪技术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水雾化效果、水滴冻结过程、冰晶形成条件等关键过程,揭示环境温湿度、部件结构参数及雾化运行条件对雪质的影响规律。提出喷嘴优化设计方法和整机装配建议,突破高温出雪、雪质不均等技术瓶颈,提升造雪机性能和成雪品质,加强国产人工造雪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助力我国冰雪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报告人简介:

 

刘国强,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助理教授,中国制冷学会轻型商用制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秘书处副秘书。主持国家和校企合作课题7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20余项(授权8项),研究成果获 2022-2024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优秀论文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制冷学报等期刊审稿人,Carbon Neutralization、中南大学学报自科版(卓越期刊)等期刊青年编委

4. 绿色低碳冰雪系统技术及应用案例介绍

—— 李爽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冰山冷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源技术部部长

报告简介:

本报告重点介绍目前冰雪行业技术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采用天然工质 CO 2 和低 GWP工质的制冰造雪技术的技术创新点,节能效果,以及应用案例

报告人简介:

 

负责冷冻冷藏、石化能源系统设计及研发工作,致力于新型节能环保冷热技术创新。主持多个北京冬奥会重点项目、大型冰雪场馆、冷链物流项目设计工作。任职中国制冷学会新型储能技术及综合能源系统工作委员会委员 ,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先后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技进步一等奖、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获聘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研究生企业导师。获评大连市产业高端人才。

5. 结冰机理研究及复杂冰体可控制备技术

——宋孟杰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结霜实验室主任

报告简介:

结冰现象在能源电力、冷链物流、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航海极地、低温医学等诸多领域广泛存在,厘清结冰机理有助于预防及解决因冰导致的诸多工程问题。复杂冰体的可控制备技术,不仅可实现冰体在声光热电力等多物理场下的各异特性,更有助于开发先进的防冰、除冰、破冰、控冰技术。本报告将从微米级受陷气泡、毫米级微小液滴,到厘米级食用冰块、公里级极地冰盖等多方方面,汇报基于结冰机理研究及复杂冰体可控制备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以供优化解决各行业中涉冰问题时作为参考。

报告人简介:

 

宋孟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博导、结霜实验室主任、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世界/中国/北京制冷学会委员/理事。长期专注于复杂流体相变热力学机理与应用基础研究,在结霜结冰、流动沸腾、复杂成核理论与先进散热技术等热物理领域发表SCI文章202篇;英文专/编著7部;参编行业标准2项;主持科研课题33项;2023年入选科技部中韩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2024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同年获香港理工大学杰出校友奖(学术类);2020~2024连续5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结霜除霜领域2016年至今排名全球第一

6. 智汇冷暖低碳冰雪系统解决方案

——剧成成 高级工程师,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科技发展部部长

报告简介:

1、低碳设备助力冰雪场馆建设

2、 能源综合利用系统打造降碳新标杆

3、冰雪运动场馆案例分享。

报告人简介:

 

剧成成( 1985-),博士,高级工程师,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中国制冷学会节能环保技术与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制冷与空调工业协会绿色制冷剂与应用分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校外导师,烟台市创新创业导师。在环保制冷剂循环特性、绿色制冷剂替代、压缩机能效提升、强化换热、多级复叠热泵特性、特殊介质极端工况螺杆压缩机开发、多组分介的液化回收、低能耗智能化速冻装备的开发等领域拥有实战经验。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7. 大型室内冰雪场馆案例分享及展望

——孙天慧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粮科工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暖通总工程师

报告简介:

以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馆为例,对采用的制冷造雪技术进行分享,本项目融合光伏、冰蓄冷、冷凝热回收、融雪水再利用等多种绿色节能技术为一体,为上海市新地标,也是大型室内滑雪场建设的典型范例

报告人简介: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第 18届及第20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候选人,工信部专家,北勘协评审专家,主编国内第一本冰雪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