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展期活动>专题研讨会>详情

专题11:AI赋能·智汇制冷

活动时间: 2025-04-27 13:30-16:30

活动地点: 展馆E2-M19会议室

项目数量:

主办单位:


会议简介:

D eep s eek 人工智能技术 的横空出世,正以颠覆性力量重塑科学研究与产业实践的边界,驱动多领域研究范式向数字智能驱动的系统性革新跃迁。人工智能与制冷行业的深度融合,正加速赋能产业升级的新质生产力,推动制冷产业链向高效化、低碳化、智能化的全面转型。本次研讨会聚焦 “AI 制冷”技术在制冷系统动态优化、多目标协同节能降耗、设备智能诊断与自适应控制等场景的突破性进展,深入探讨智能算法与能源大模型的协同创新、数字孪生与全周期能源管控的跨域融合路径,呈现A I 技术在冷链物流、工业制冷、智慧建筑、数字交通等领域的标杆案例,加速构建开放共享、持续化推进 “A I 制冷 ”创新生态

主席:

沈俊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

 

沈俊,国家杰青,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新型制冷与极低温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围绕最具潜力替代传统蒸气压缩制冷的全固态磁制冷技术,开展了 “材料、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的全链条研发工作。先后荣获2 024 年何梁何利创新奖、第三届科学探索奖、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担任 The Innovation Energy执行主编、国际制冷学会低温专业委员会C1委员,中国制冷学会低温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报告:

1. 大规模楼宇群低碳高效用能的人工智能探索

——沈俊 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所长

报告简介:

针对大规模楼宇群用能系统"规模大、多能互补、柔性潜力显著"的特点,聚焦"建-联-控"三大核心挑战,通过AI驱动的能源优化与协同调控,探索在零碳建筑、智慧园区及碳链交易平台中的创新应用 推动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

报告人简介:

 

沈俊,国家杰青,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新型制冷与极低温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围绕最具潜力替代传统蒸气压缩制冷的全固态磁制冷技术,开展了 “材料、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的全链条研发工作。先后荣获2 024 年何梁何利创新奖、第三届科学探索奖、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担任 The Innovation Energy执行主编、国际制冷学会低温专业委员会C1委员,中国制冷学会低温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2.AI技术 在聚合空调负荷,响应电网调节需求中的探讨

——俞国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海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报告简介:

提出了通过 AI技术聚合建筑空调负荷,响应电网的 调峰 需求的技术方案,探讨技术的有效性,课题和架构,以及 AI预测控制算法 方案,并以 家庭场景 ,在满足 舒适 的同时响应电网调峰为例,介绍了 AI应用 技术 方案及其效果

报告人简介:

 

俞国新,海尔新能源 科技有限公司 CTO 兼研究院院长, 中国 制冷学会资深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主要 研究领域涵盖食品保鲜、 制冷 家电、 热泵,新 能源 AI算法 等。曾主持及参与多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荣获国家电网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多项标准,拥有 100 余项发明专利。

3. 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助力科学探索

——胡晓光 正高级工程师, 百度杰出架构师

报告简介:

本报告将 介绍 以大模型为 代表 的深度学习技术的最新 发展趋势,重点阐述 我国 首个 自主研发 、开源开放的 深度学习平台飞桨 解析其在热力学仿真、新材料研发等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 实践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加速制冷 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中的前景

报告人简介:

 

胡晓光,百度杰出架构师,主要负责飞桨深度学习框架技术研发工作 ,研制飞桨科学计算工具组件赛桨,实现微分方程高效求解 助力 科学探索 。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 等奖等。

4. 制冷系统自适应效能优化 ——机理 数据双驱与多智能体协同自治

—— 赵馨智 高级工程师 ,烟台冰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报告简介:

本报告针对工商业制冷系统高能耗与可靠性挑战, 面向极端工况、动态负荷等场景需求, 提出基于机理-数据双驱模型与多智能体协同的AI动态优化方案。 通过贯通 “设计-运行-维护”的制冷系统数字模型主线,综合 小样本冷启动(新场景快速适配)、跨模态数据融合、 与混合模型的推理决策及多场景下的多智能体的联合协作,实现场景预测 -前馈控制-反馈闭环的闭环优化, 推动 AI最优 人类专家经验 的共生体系 的构建,提高制冷系统的节能优化和韧性运行。

报告人简介:

 

赵馨智,现任烟台冰轮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制造、智慧运维、工业人工智能、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近期聚焦于垂直领域的 AI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训练与应用,运筹优化OR与AI的融合

5. 自主智能在空调领域的应用探索

——赵柏扬,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任

报告简介:

传统智能空调通过人为地加入特定知识来实现 AI功能,新一代的智能空调将是自主智能,能自主感知、探索和学习机组特性、建筑环境和用户习惯,从而突破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瓶颈,相关技术已在格力新一代中央空调多联机上得到应用。

报告人简介:

 

赵柏扬,博士,格力电器商用空调 AI技术团队带头人,主要承担中央空调大数据应用、智慧运行与节能优化研究工作,负责项目获“国际领先”技术鉴定

6. 智能未来,绿色引领 ——高效机房AI全域生态平台全球发布

——程俊,美的楼宇科技先行研究中心智能技术部长

报告简介:

在本次制冷展美的楼宇科技隆重推出高效机房 AI全域生态平台。该平台将集成暖通智能体,开创性地通过AI对话自动创建高效机房方案,并与传统对话AI不同,它能在交流中直接给出CAD和IOC等工程步骤查看。这一创新打破了传统设计局限,大幅提升设计效率与精准度,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助力行业智能化升级,开启楼宇科技新纪元。

报告人简介:

 

程俊 Alex是美的楼宇科技先行研究中心智能技术负责人,拥有20多年智慧楼宇、智慧家居、通信及量化金融行业经验。曾服务于美的、华为、UT斯达康和LifeSmart等行业巨头,负责数字化平台建设、移动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研发等工作,从0到1构建了美的iBUILDING数字化平台

7 . 基于 “机理框架 AI驱动”的深度节能优化控制系统

——常晓敏,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

报告简介:

基于 “机理框架 数据驱动”的深度节能优化控制是将数字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典型应用,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AI技术,构建经济高效的中央空调系统优化协调模型,自动调整配置策略,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负荷预测和优化调控。

本报告将介绍基于 “机理框架 AI驱动”的深度节能优化控制系统,以及在精密厂房、数据中心、医院等项目上应用。

报告人简介:

 

常晓敏,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南京深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CTO。2 002-2009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本硕连读,曾获得住建部 2011年绿色创新奖一等奖

曾就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担任西门子能源管理专家,负责西门子东北亚区超过 30个工厂以及集团大楼能源管理工作。曾担任万达慧云管理系统研发负责人,并获得了IDG全球年度数字化创新50强大奖

8. 建筑能源系统人工智能研究进展

——杜志敏 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简介:

通用人工智能已成为能源智能化之路的重大机遇。对于建筑能源及其暖通空调系统而言, AI及其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其研究与应用也面临诸多挑战。报告将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在建筑能源系统通用人工智能方向的一些探索,汇报建筑能源系统预测性维护、节能控制与领域大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简介:

 

杜志敏,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博导,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制冷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从事建筑空调 及其能源 系统人工智能研究,发表论文 1 00余篇。 获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BS Entropy 日本大金 成果 金奖 ,研究成果在制冷空调、建筑能源、数据中心等行业有广泛应用

9 . 大语言模型在暖通制冷领域应用尝试与未来展望

——赵阳 研究员,浙江大学能源学院制冷低温研究所

报告简介:

DeepSeek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的能力正在指数级提升,工业智能应用迈入广泛应用的前期阶段。DeepSeek开源将促进制冷、暖通及能源领域带来AI技术平权,大幅度降低开发AI应用的难度与成本,实现技术普惠新范式。人工智能将对制冷暖通等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带来强力助力,改变行业生态和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将迎来技术迭代的颠覆性变革。报告将围绕大语言模型在暖通领域的技术演进与产业应用进行讨论,涵盖人工智能发展历程、暖通领域传统AI困境、大语言模型应用成果、未来突破点及AGI带来的影响等内容。

报告人简介:

 

赵阳,博士 、博导 ,浙江省特聘专家,浙江大学研究员。主编《能源系统人工智能方法》教材,担任期刊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Building Simulation,《建筑节能》和《暖通空调》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荷兰研究理事会合作研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重大专项、浙江省“尖兵”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2 022 - 202 5连续三年入选斯坦福全球顶尖2 % 科学家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