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 2025-04-27 14:00-16:30
活动地点: 展馆E2-M18会议室
主办单位:
会议简介:
邀请
2
024年度
新晋资深工程师,分享他们的成长之路、创新之道、育人之策,以及自己在工程技术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取得优异成果的经验体会,指引年轻人成长,引领行业发展
。
主席:
石文星
教授,清华大学、中国制冷学会工程能力评价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主要从事制冷与热泵、自然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教学、科研工作,曾获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特别奖、
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大奖赛冠军、省部级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一奖
5
项。
报告:
1.
胸怀炽热,潜心逐冷
----我的成长独白
——司春强 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制冷学会资深工程师,中粮工科检测认证有限公司总经理
报告简介:
报告以个人工作成长历程为主线,通过不同时段的工作内容和典型项目工作,展示了个人在冷冻冷藏技术研究、检测技术开发、工程项目评估方面的工作成长和进步。广泛的业务领域展示了产业融合能力,通过技术突破、标准建设、产业发展,形成的全链条技术服务助力行业的发展。
报告人简介:
司春强同志长期从事制冷领域新技术开发、冷链设备设施性能提升、绿色低碳水平评价等方面工作。作为中国制冷学会科技评优委员会、中国肉类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制冷标准化委员会等行业专家,参与了众多行业技术研讨和项目评价,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
/参与科技部重大专项“科技冬奥”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环境保护部项目科研项目4项,国际科研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近20项。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6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编写著作6部。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中国制冷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获得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授予的“CECS标准科技创新奖”优秀青年人才等称号。
2.
创新
驱动发展、技术引领未来
——张文强 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制冷学会资深工程师,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报告简介:
本报告系统分享中央空调领域20年创新实践。商用领域聚焦节能低碳与场景适应,展示从空调设备本身到场景拓展的技术创新;家用领域聚焦舒适健康与智能控制,展示从仅满足冷热需求到全屋空气管理解决方案的技术迭代。通过关键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演进,展现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持续推动。
报告人简介:
张文强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海信家电研发中心副主任,
同时兼任
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等,致力于多联机制冷空调设备及系统研究二十余年,
立足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指导研发团队重点研究大数据挖掘、新能源利用等各类节能技术。
3.
挑战与突破:我的成长故事
——国德防 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制冷学会资深工程师,海尔集团热泵平台总经理
报告简介:
分享个人从入门制冷空调行业到成为资深工程师的成长历程,以时间轴为基线,
分
“初入职场、主动抢单、挑战自我,创新突破,展望未来”几个板块,讲述个人经历的几个小故事,分享心得体会。
报告人简介:
国德防,海尔集团热泵平台总经理,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的副会长,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国家科技部入库专家。专注于制冷空调及热泵领域技术创新
2
7
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相关省、市、行业科技奖励
1
8
项,参编
1
0
项国家标准,授权发明专利
1
41
项。
4
.
最热的激情,最冷的事业
——戴竟雄 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制冷学会资深工程师,黄石东贝压缩机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
报告简介:
讲述戴竟雄总工为制冷行业奋斗的工作热情和激情,开发设计的多款划时代的创新产品和重要项目,取得的科技成果和科研业绩,未来的创新方向。
报告人简介:
戴竟雄,正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现任黄石东贝压缩机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从事制冷与低温工程领域技术开发
31年,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12项,承担省级科技项目13项,授权专利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论文23篇。
5
.
节能低碳热泵技术及应用
——骆名文 正高级工程师、中国制冷学会资深工程师,美的集团水机产品公司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
报告简介:
超低温空气源热泵技术及应用极大拓宽了空气源热泵的稳定运行范围,实现了从寒冷地区向严寒地区的突破,覆盖了我国全气候区;磁悬浮离心机的技术突破创新,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报告人简介:
骆名文,正高级工程师, 全国杰出工程师, 美的集团水机产品公司总经理兼研发中心主任,广东省建筑楼宇热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热泵系统 、 高能效离心机组 、 新型热储能等研究 ,相关成果获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等奖一等奖 。